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
A. 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
B. 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
C. 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D. 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下列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 顺治至雍正 | 乾隆至道光 |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
直隶 | 14 | 132 | 82 | 527 | 43 | 537 |
山东 | 42 | 104 | 64 | 1126 | 74 | 1583 |
陕西 | 16 | 143 | 21 | 238 | 28 | 264 |
江西 | 45 | 459 | 51 | 545 | 43 | 976 |
福建 | 19 | 131 | 15 | 205 | 39 | 511 |
广东 | — | — | 72 | 1270 | 71 | 1959 |
A. 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后汉书·左雄列传》 |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
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
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 | 1919年调查结果 | ||||
序号 | 被崇拜者 | 人数 | 序号 | 被崇拜者 | 人数 |
1 | 孔子 | 157人 | 1 | 孙中山 | 87人 |
2 | 孟子 | 61人 | 2 | 梁启超 | 51人 |
3 | 孙中山 | 17人 | 3 | 孔子、孟子 | 各20人 |
4 | 颜渊(孔子弟子) | 11人 | 4 | 苏格拉底、华盛顿 | 各18人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各8人 | 5 | 培根、牛顿、卢梭 | 各12人 |
6 | 岳飞 | 7人 | 6 | 王守仁(王阳明) | 10人 |
7 | 王守仁(王阳明) | 6人 | 7 | 蔡元培 | 8人 |
8 |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 各4人 | 8 | 袁世凯 | 7人 |
9 |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 3人 | 9 | 李大钊 | 3人 |
10 |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 各1人 | 10 | 马克思、列宁 | 各2人 |
11 | 无崇拜者 | 23人 | 11 | 无崇拜者 | 17人 |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與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