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 地点 | 资本 | 雇工 | 所用机器或产量 |
继昌隆缫丝厂 | 广东南海 | 1万元 |
700人 |
使用蒸汽动力 |
贻来牟机器磨房 | 天津 | 7万元 | 10人 | 机器磨面 |
通久源轧花厂 |
宁波 |
5万两 |
400人 | 新式轧花机40台 |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
广州 | 15万两 |
|
每周产纸40吨 |
燮昌火柴公司 | 上海 | 5万两 | 800人 | 日产火柴50箱 |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橫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四 (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指出明淸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 总体上已经迖到小康水平
C. 确立了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阅读下表《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突破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