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各地田赋税收情况表(表中的北直隶相当于今天北京、天...

下表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各地田赋税收情况表(表中的北直隶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东小部分;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据此可知

 

 

南直隶

浙江

江西

北直隶

实征收麦数(石)

943707

152864

88072

178642

实征米数(石)

5068154

2369764

2528270

419986

田地数(亩)

77394672

46696982

40115127

49256844

每亩平均米麦数(升)

7.77

5.40

6.52

1.22

实征麦占总数百分比

20.49%

3.32%

1.91%

3.88%

实征米占总数百分比

23%

10.76%

11.47%

1.91%

 

 

A. 各地经济结构差异显著

B. 区域一体化初露端倪

C. 南北粮食结构逐渐分化

D. 江南地区重要性凸显

 

D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江南地区亩产量高于北方,政府田赋中对江南地区实征麦、米的比重也很高,说明江南重要性凸显,故选D项。材料主要体现北方和南方的米麦收入,不能体现各地经济结构差异,A错误。表格内容主要提现了税赋的征收,没有涉及到区域一体化,故B错误;题目中没有体现粮食结构逐渐分化,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

A. 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

B. 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C.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存在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由此可知

 

类型

数量

特点

国家政策

世家

甚多

多是战国以来贵族后裔,宗族势力强大

打击

豪富

以万计

兼并土地,造成小农破产

迁徙、限制

游侠

数百

讲信重义、轻财好施,受民众崇拜

宽松

 

 

A. 重农抑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B. 宗法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C. 解决地方问题条件日益成熟

D.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查看答案

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 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摘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目的及其意义。

 

 

查看答案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前代国柞(Zhà,国柞指国运)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唐会要·封建杂录上》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主张施行哪种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管理地方少数民族时,还有哪些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