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知,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

19世纪末,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知,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然不解。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在

A. 批判传统的封建礼教

B. 打破传统体用文化偏见

C. 借西学推动制度革新

D. 提供反清革命理论依据

 

B 【解析】 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知,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然不解。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由此可知,他认为中西文化有共通之处,打破了传统的中西对立的观点。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来说,其目的是想利用中学倡导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并非进行激进革命,正确答案为B。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批判传统的封建礼教,因此排除A。材料中没有提到制度革新问题,排除C。梁启超是维新变法代表,不是革命派,并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反清思想,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3年法国驻中国领事敏体尼写道:“(南京)英美商人都在叫苦,几星期来,他们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就是鸦片烟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这是因为,当时

A. 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展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查看答案

下表为明万历六年(1578年)各地田赋税收情况表(表中的北直隶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东小部分;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据此可知

 

 

南直隶

浙江

江西

北直隶

实征收麦数(石)

943707

152864

88072

178642

实征米数(石)

5068154

2369764

2528270

419986

田地数(亩)

77394672

46696982

40115127

49256844

每亩平均米麦数(升)

7.77

5.40

6.52

1.22

实征麦占总数百分比

20.49%

3.32%

1.91%

3.88%

实征米占总数百分比

23%

10.76%

11.47%

1.91%

 

 

A. 各地经济结构差异显著

B. 区域一体化初露端倪

C. 南北粮食结构逐渐分化

D. 江南地区重要性凸显

 

查看答案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

A. 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

B. 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C.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存在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由此可知

 

类型

数量

特点

国家政策

世家

甚多

多是战国以来贵族后裔,宗族势力强大

打击

豪富

以万计

兼并土地,造成小农破产

迁徙、限制

游侠

数百

讲信重义、轻财好施,受民众崇拜

宽松

 

 

A. 重农抑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B. 宗法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C. 解决地方问题条件日益成熟

D.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查看答案

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 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