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童蒙教育即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到近代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童蒙教育即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到近代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

材料一  宋代,我国童蒙教育较快发展。有为皇室子弟设立的贵胄小学和由朝廷设立并管辖的国子监小学和地方庶民小学,更多的是包括族塾、义学、家塾、村塾在内的各种私学。一些官宦世家和富豪之家亦聘请塾师或亲自在自家内教育子弟。“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圣贤胚璞”。这一时期的童蒙教材,除了综合性童蒙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外,还出现了朱熹及其弟子编著的《性理字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王令的《十七史蒙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和《千家诗》等读物。

——摘编自张传燧《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公布《小学校令》,强调小学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初等小学校修业期限四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三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

——摘编自李华兴《民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童蒙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童蒙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小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看法。

 

 

(1)特点:教育机构众多,教育形式多样(多层次);具有普及性;重视以理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教育;教育内容丰富合理;出现了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的趋势;著名学者和官员积极参与。 原因:继承前代童蒙教育经验;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的发展;著名学者和官员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 (2)历史背景:中华民国成立,改革传统教育体制;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西方教育思想和体制的传入。 (3)看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家校互动共育;注重礼仪规范和道德教育;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法律和规则来保障儿童教育的发展;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儿童教育先进经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特点:依据材料中“宋代有为皇室子弟设立的贵胄小学和由朝廷设立并管辖的国子监小学和地方庶民小学,更多的是包括族塾、义学、家塾、村塾在内的各种私学”可以得知宋代教育机构众多,教育形式多样;具有普及性的特点。从“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圣贤胚璞”可知宋代童蒙教育受到理学影响,注重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教育。从童蒙教材可以看出宋代童蒙教育内容有儒家伦理、礼仪规范、历史、自然科学常识和诗歌等,可以得出宋代童蒙教育内容丰富合理;出现了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的趋势。从朱熹及弟子以及吕祖谦编写童蒙教材可以得知宋代著名学者和官员积极参与童蒙教育。原因:分析宋代童蒙教育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继承前代经验、宋代重文轻武国策、科举制发展、学者官员的推动、经济发展、理学发展和印刷技术进步等多角度回答。 (2)依据“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和1912年9月公布《小学校令》”得出中华民国成立,改革传统教育体制。依据“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和小学科目设置得出西方教育思想和体制的传入。从“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和“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得出民国初年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3)综合两则材料可知宋代童蒙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注重礼仪规范和道德教育为今天的儿童启蒙教育提供了经验。民国的小学教育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颁布法令改革教育体制,吸收西方经验等方面也是值得今天儿童启蒙教育借鉴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5年至1989年,欧共体依据《洛美协定》共向非洲等落后地区提供了约422.5亿埃居的发展援助。20世纪90年代欧盟发展总司发布的评论中指出:“1989年的巨变使得《洛美协定》变得不再重要”。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 力图弥补经济全球化弊端

B. 对外援助受到冷战思维影响

C. 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 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查看答案

1928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有379人,技术人员505人。到1932年,前者增加到1910人,比1928年增加了4倍多;后者则增加到10655人,与1928年同比增加了20多倍。据此可知

A. 全球劳务实现自由流动

B. 经济建设需要抓住良机

C. 美国极力转移过剩产能

D. 苏联经济体制快速转型

 

查看答案

下图为描绘荷兰圣像破坏运动的插图,该运动

A. 破除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

B. 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破坏上帝在信徒心中的形象

 

查看答案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 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 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 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 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查看答案

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工业化成就突出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城市化进程缓慢

D. 生活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