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面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材料。 材料一 神宗熙宁元年……...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面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材料。

材料一  神宗熙宁元年……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王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宋史》

材料二  庆历七年初,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当年即出巡视水利修建情况,在任时期,“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又曾“贷容与民,以激奔竟之风,俾新陈相易,邑民使之”。嘉祐三年,王安石归朝任度支判官,针对当时弊端,向宋仁家上《言事书》,极陈当世之务,全面阐述改革的思想,未被宋仁宗采纳。熙宁二年,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揭开了变法序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一批新人,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回答:

(1)在材料一中王安石是怎样看待北宋前期财政状况的?为实践“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法得以推行的条件。

 

 

(1)他认为北宋国用不足是因为缺乏善于理财者。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等。 (2)王安石为变法积累实际经验,具有变革精神。宋神宗大力支持变法,设立专门机构,起用人才。 【解析】 (1)观点:概括材料“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可知,他认为北宋国用不足是因为缺乏善于理财者。措施:概括材料“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又曾“贷容与民,以激奔竟之风,俾新陈相易,邑民使之”可知,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和均输法。 (2)条件:根据材料二可得出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任上的经验积累;概括“材料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可知,推行机构的设置;概括材料“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一批新人,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可知,皇帝支持和起用新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今中外,智者的箴言引领着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珍贵的思想宝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并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所处时代统治者对儒家学说的态度。

(2)依据材料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陈独秀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中智者的箴言,谈谈东西方思想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查看答案

历史上“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视角二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

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

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2)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据材料三、四,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一大确定的哪三大政策?

视角四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理念

材料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3)依据材料五,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其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新”在何处?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5)材料五中两个人物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6)今天,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儒家传统道德?

 

 

查看答案

“世界如同我们感知的一样,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得服从的普遍真理。只要掌握雄辩术,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下列观点与材料相近的是

A. “心即理也”

B. “良知即本心”

C.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查看答案

《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A. 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 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C. 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 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