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是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 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 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 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 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 经济区域集团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经济制度化
D. 国际贸易法制化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美国学者彭慕兰的著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有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实际意义。”对比所学的知识,本书意在
A. 批判在中西比较史研究中的“西欧中心论”模式
B. 解释西欧能够率先走出中世纪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内生优势
C. 强调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充分扩展使西欧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
D. 说明是1800年左右而非1500年左右是欧洲和东亚社会在走向现代经济历程中的大分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表2
所有者 |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 金融机关 | 其他国内法人 | 外国法人 | 个人 | 其他 |
1950年 | 3.2 | 12.6 | 11 | 0 | 61.3 | 11.9 |
1960年 | 0.2 | 23.1 | 17.8 | 1.1 | 46.3 | 11.5 |
1969年 | 0.3 | 32.2 | 21.3 | 3.2 | 40.1 | 2.9 |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