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西汉)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以下选项中,与上述材料涉及的史实不符的是:
A.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地位上升
B. 儒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
C. 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D. 入太学就读的机会被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
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求之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作者所指儒家思想强调
A. “仁”和“仁政”
B. “民贵君轻”
C. 礼仪和社会责任
D. “有教无类”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B. “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 “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D. “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D.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 万物皆备于我 D.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