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盐商何某在江苏句容买山一处,准备开采煤矿,却被地方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逐”。这段材料说明
A. 民族工业产品受到外国商品的排挤和打击
B. 民族工业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的地位
C. 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
D. 地方政府公开吞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观察如图,这些企业
A. 从企业创建角度看,都为洋务派创办
B. 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都使用机器生产
C. 从产品销售角度看,都重视对外贸易
D.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都属于轻工企业
李鸿章在呈递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这一认识的贯彻
A. 有利于民族资本向军工领域拓展
B. 对中国经济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C. 导致学习西方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D. 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据1909—1911年编辑的《新疆图志》统计,沙俄在新疆地区各主要城镇建立许多“洋行”。这些俄国“洋行”,不仅将低价收购的新疆土产皮毛、棉花、马匹等驮运回国,以赚取高额利润,而且每运回国一驮货物,就从俄国政府得到16卢布的奖金。然后,他们又将俄国的工业品行销新疆各地。“洋行”的设立
A. 体现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
B. 使新疆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标志俄国政府控制新疆经济
D. 极大促进新疆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随后,呼呼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以上变化说明
A. 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
C.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
D. 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
在明代,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可以泽及子孙。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产投靠缙绅府下。这会导致
A. 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
B. 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缩小
C. 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
D. 分封贵族的现象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