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人兴办洋务,主张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主张君主立宪,发动戊戌变法。这说明近代中国
A.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 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这反映出
A. 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
B. 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
C. 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
D.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
A. 专业市场广泛分布
B. 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C. 政府城市管理松弛
D.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在汉代官修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则为15.89%,清代官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专制主义日趋加强
B. 思想控制更加严密
C. 史官思想逐渐僵化
D. 程朱理学不断强化
国名对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凝聚意义和符号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诬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万无得以,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嫌骄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
材料二 革命党人于1911年11月11日晚组织了谋略处,做出了下面这样一些重要决定:“一、以咨议局为军政府及都督;二、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称中国为中华民国”的含义深远:其一,它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其二,它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中国不再是文化共同体,而是现代政治共同体的指称了。在这里,“中国”不是“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
——李扬帆《未完成的国家:“中国”国名的形成与近代民族主义的构建》
(1)阅读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客观原因。
(2)阅读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试从经济、社会习俗角度论述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