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这表明当时
A. 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 所有制主体改变
C. 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D. 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主要反映了
A. 安土重迁的传统乡土观念 B.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C.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D. 大跃进中“以钢为纲”的效果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该统计数据反映了
A. 国民经济结构日渐趋于平衡
B.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D. “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
下图是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一幅画,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B. 其深刻寓意是解放思想
C. 图中人们迫切改变落后面貌
D.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A. 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
B. 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
C. 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
D. 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