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顺德生丝出口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南国丝都”。然而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批丝厂倒闭,全县仅剩24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企业的压迫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经济危机的冲击
D. 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
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 英国和中国
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表明美国
A. 国有经济的壮大
B. 自由竞争的消失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社会生产的衰退
下表是英国1751—1851年人口变化表。据此可以推断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年份 | 年均增长率(%) | ||
总人口 | 城市人口 | 农村人口 | |
1751—1800 | 0.89 | 2.17 | 0.52 |
1801—1851 | 1.88 | 4.42 | 0.67 |
A. 英国殖民者从海外大量掠夺人口
B. 工业革命导致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C. 粮食依赖进口影响人口增长
D. 圈地运动导致农村人口锐减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 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 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 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 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1800年前后,由蒸汽机驱动的密集的机器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特征,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许多制造活动仍然在作坊里进行着。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机器生产不被人们接受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未得到认可
C. 传统经营方式仍有利可图
D. 手工作坊可以弥补现代工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