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章太炎墨学研究的三次变化,无疑与世道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在维新变法时期归宗儒学,竭力尊孔,虽好先秦诸子,但主要是老庄,且未精读。他曾说“余虽少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其多于法相相涉”,受康有为影响主治古文经学,于墨子治学不多。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对儒家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墨学研究兴于此时,是其彰墨时期。彰墨主要是处于救亡图存与排满革命所需要。此时他的批儒扬墨,还与当时康有为极力提倡的新教改革——创立孔教有关。康有为提倡保皇立宪,反对排满革命;章太炎则强烈主张排满革命,激烈地批判孔教,认为孔教不合中国革命所需;墨教则被认为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具有对统治者的反抗性,有助于革命精神培养。1914年后的批墨和抑墨则是一战后,他对于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后的结果。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加紧侵华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其更加认同儒学,强调经书中蕴含的民族大义与国性修养之道。
——摘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章太炎墨学三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对墨学与儒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形象。1960年,肯尼迪在他的竞选演讲中提到,不发达国家有许多领域急需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专家,而在莫斯科、北京、布拉格和东柏林,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教师、工程师、医生和护士正在为海外工作接受训练,这些苏联援外人员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不惜在海外度过一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部门中素质低下的大使和衣着考究的门外汉,他们对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在那些训练有素的苏联援外人员面前败下阵来。对于这样的挑战,只有愿意为自由事业服务的美国青年男女用他们的技术和奉献精神献身于自由事业,才能回去并完全有能力制止赫鲁晓夫先生的使者削弱自由世界的尝试。1961年3月1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建立和平队的特别行政命令。和平队成立的最初四个月里,总部共向加纳、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九个国家派遣了124名志愿者,包括地质学家、测量员、土木工程师、教师和医生等,和平队的历程由此拉开帷幕。
——摘编自(美)凯琳·史微姿《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和平队的口述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肯尼迪“和平队”主张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队”的作用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业的延续。宣帝出身微贱,遭受过许多磨难,对干不法官吏鱼肉百姓早有体会,在位期同特别注重吏治的整顿。一再派遣使者或承相御史的属官,到各地查处执法不公、擅兴徭赋等的不法官史,考查地方官治绩。他每隔五日,便要听取丞相及下属部门报告本职工作,每逢任命刺史、郡守、诸侯王国和这些地方大员,都要亲自接见并仔细交谈,听取他的打算,以后拿他的行为与诺言相对照。如果治绩不好,便要认真查找其中原因。他认为州郡太守选任得当,对于一郡官吏的办事作风和百姓的生活具有决定作用,更换频繁会引起地方的不安定。对于郡守、刺史一级政绩显著的,便亲自颁发文书,加盖国玺,加以鼓励,增加俸禄赏赐,朝廷公卿大臣有缺位,便选拔他们来接替。由于宣帝对吏治认真整顿,“汉世良吏,于是为盛”。《汉书.循吏传》中记载了六个“循吏”的传,除文翁是文帝时的人外,其他王成、黄霸、朱邑、龚逐、召信臣五人,都是宣帝时的良吏,“所居民富,所去民思”。其他还有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等,“皆称其位”。史籍又记载:“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百姓乐土,岁数丰穰。”
(1)根据材料,概括汉宣帝整顿吏冶所采取的指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宜帝整顿吏治
材料:
12世纪:西班牙第一家造纸厂建立。
13世纪:雕版印刷的纸由马可波罗带到欧洲。
16世纪:欧洲机械钟传入中国。
17世纪:科斯塔用拉丁文翻译《大学》;《中医示例》在法兰克福出版;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18世纪:阿尔得的《中国概论》介绍科举制。
19世纪:傅兰雅在上海创立格致书院;英美建造吴淞铁路;卢梭《社会契约论》在中国翻译出版。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