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其系至重……大都设置总急递铺提领所……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携带)文书以行。”以下对该机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巩固统一帝国
B. 维持地方治安
C. 转运地方财赋
D. 抑制武将势力
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 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C. 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 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贬值,明朝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最终,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成为主要支付工具。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 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 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 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A.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意识的淡薄
B. 考试入仕的开始
C.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D. 特权垄断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