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

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

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

 

C 【解析】 材料信息“‘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地位尊崇,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故C项正确;皇帝掌握最高决策大权,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此时已无相权,排除B项;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没有监察权,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查看答案

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A. 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 巩固了元朝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 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 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查看答案

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宋朝

A. 谏议制度的完善

B. 部院间矛盾尖锐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重视权力的制衡

 

查看答案

北宋建立后,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每路设转运使和提点刑狱等官,作为中央政府的特派员,总管所辖州郡的财赋司法等事。此举有利于

A. 加强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

B. 根本变革封建官僚体制

C. 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根源

D. 稳定王朝内部政治秩序

 

查看答案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C.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D.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