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这一言论
A. 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
C. 反映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
D. 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史实符合此理念的是
①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②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A. 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
B.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C. 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 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1881年1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
A. 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 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C. 工业革命消弥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D. 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 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