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A. 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 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 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D. 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混淆了法律责任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 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这表明当时中共
A. 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
B.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C. 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D. 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
英敛之在创立《大公报》时说:“不敢存自足之心,刚愎自用,亦不敢取流俗之悦,颠倒是非,总期有益国是民依,有裨于人心学术。……尤望海内有道,时加训诲,匡其不逮,以光我报章,……以化我陋俗而入文明。”这反映其办报宗旨是
A. 文明开化
B. 伸达民隐
C. 抨击权贵
D. 讥评时政
1865年,天津海关税务司抱怨“外国商人和轮船主越来越变成中国贸易商人的代理人,变成他们的搬运工”;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也谈到烟台“外国商人进口的棉布占八分之一当地中国商人从上海进口另外的八分之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列强为扩大侵略权益制造借口
B. 传统商业体系仍具活力
C.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优势
D. 新式交通运输迅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