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18世纪初期起,伴随看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土布出口逐步下落。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和外围、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1)原因:棉纺织工具改进(棉纺织技术进步);政府对棉业的鼓励政策;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品经济发展;中外贸易推动。 影响: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2)条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贸易;国内政局稳定。 变化:从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影响:冲击了中国的棉纺织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可知体现的是棉纺织工具改进;根据材料“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可知体现的是政府对棉业的鼓励政策和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根据材料“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可知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外贸易推动。 影响:根据材料“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可知体现的是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和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根据材料““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可知体现的是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 (2)条件: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可知体现的是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可知体现的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贸易、国内政局稳定也是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 变化:根据材料“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可知体现的是从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这一变化的影响需要从冲击中国的棉纺织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宪法条约草案》第181条规定:“欧洲联盟促进在尊重各成员国民族多元性、地区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他们的文化,并强调继承共同文化”其主导思想是

A. 文化的多元性是欧盟存在的基础

B. 欧洲联盟多元文化间应当相互融合

C. 地域的多样性是欧盟成立的前提

D. 建立基于多元文化之上的共同文化

 

查看答案

列宁在某次演讲中提到:“这次战争从俄国方面来说,即使在李沃夫之流新政府的条件下,无疑地仍然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此次演讲的背景是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成功

B.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

D. 《四月提纲》的发表

 

查看答案

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A. 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 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 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D. 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查看答案

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混淆了法律责任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 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