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

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这一规定反映出明代

A. 皇权专制开始渗入各部门

B. 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

C. 内阁大臣的职权得到扩大

D. 行政决策正确性得到提高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可知,这时期形成了这样的行政程序: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才能执行,这个过程强调了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明代皇帝身边的官员的传旨,由内阁复奏皇帝,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没有涉及到皇权专制渗透到各个部门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传旨奏章得以施行的程序,没有体现内阁大臣的职权扩大,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明代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的问题,无法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故D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元代印刷的商品包装纸----“裹贴”实物,上面的文字是“□□□家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不误主顾使用”。这一考古实物反映出。

A. 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 佛教思想出现兴盛局面

 

C.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

D. 商品生产已有名牌意识

 

查看答案

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命而亡的教训;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又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族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A.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B.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C.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D. 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

A. 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 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C. 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 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民主政治起源于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开始冒失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政治自由化”指什么?雅典民众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

(4)据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