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盖章,就不成诏书;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清代就更超越了这限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唐宋相权与皇权制约平衡
B. 明代相权和皇权合二为一
C. 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D. 清代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指的是
A. 政事堂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明以来,内阁大学士“选理机务”“表率百僚”,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地位每况愈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内阁职责功能的变化
B. 强化皇权的内在需求
C. 军机处的设立
D. 宦官专权导致的政治黑暗
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有关元朝行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设置行省有利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B. 行省的军政要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C. 行省官员可任意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D. 行省管辖范围覆盖河北和山东地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价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时说:“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故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作者意在强调
A. 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南北统一
B. 门第存在的合理性
C. 道教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D. 人才选拔的开放性
1902年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下列制度中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