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C 【解析】 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 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C. 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

 

查看答案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

 

 

A. 断绝中外经济交流

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D. 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品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材料二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

材料三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及开始时间,它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享各自的理由。

 

 

查看答案

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地位怎样?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创办的主要动力并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