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述了地主田庄进行各类粮食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 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B. 农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
C. 地主鼓励农民种植多种作物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特征明显
古籍记载,先秦“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这说明
A. 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 B.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
C. 姓一传而可变,氏千万年而不变 D. 姓与氏合并是由于制度变革影响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 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 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C. 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 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厂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美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 城市化进程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