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B.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C.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D.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民所有
B.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C. 唐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D.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 社会矛盾日趋缓和
如表中的记录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商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群体
B. 政府扶持工商的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C. “农工商皆本”的观念已经出现
D. 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汉代洛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清代苏州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
B. 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C. 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
D. 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