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下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
言论者 | 名句 | 出处 |
老子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老子》 |
管仲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管子·牧民 |
孟子 |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 《孟子·离娄上》 |
A. 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
B. 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
C. 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
D. 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 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 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 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A. 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
B. 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
C. 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D. 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