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制的盛行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加重了佃农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 中唐 | 晚唐 | 宋 |
贡茶州 | 17 | 17 | 6 |
产茶州 | 43 | 69 | 582 |
贡茶州所占比重 | 39.35% | 24.64% | 1.03% |
A.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A. 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A. 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 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 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 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B.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犁牛耕
B. 小农经济
C. 重农抑商
D. 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