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山江湖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C.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D. 《从复关到入世》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这表明建立经济特区
A. 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
C. 对国家主权形成威胁
D. 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A.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科学实验的成就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 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 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催生了跃进思想
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
A. 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B.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1950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
A. 适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B. 表明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
C. 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
D. 表明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