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两次工业革命都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既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生...

两次工业革命都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既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交通革命”提供动力来源的发明成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

 

(1)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 (3)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含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 (1) 影响:依据材料一“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可以得出影响是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变化:依据材料二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的数据可知,变化是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以及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3) 动力:根据第一小问的发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交通革命”提供动力来源的发明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含义:本小问的含义,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末”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所以“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是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曲折又漫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根据上述材料,试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化角度阐述中国近代“传导型”国家的这一学术观点。

 

 

查看答案

我国工商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的重视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材料四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三,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据材料四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山江湖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C.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D. 《从复关到入世》

 

查看答案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这表明建立经济特区

A. 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

C. 对国家主权形成威胁

D. 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