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
B. 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 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
D.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从1929年起,还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这些措施
A. 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B.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规模
C. 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孙中山在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说:“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孙中山说“不谋而合”是基于二者
A.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 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
C. 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
D. 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A.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国内战争的破坏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
D. 西方国家的封锁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对此解释合理
A. 科技进步加速社会阶层融合
B. 交通工具变革使女性地位提高
C. 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
D. 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