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犯罪类型主要有:财产类犯罪、弱势群体犯罪等。导致上述犯罪类型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的压力
B. 道德风气不良
C. 贫富差距的扩大
D. 城市环境恶化
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1820-1850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
A. 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
B. 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C. 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
D. 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胡椒 | 100——200万磅 | 300——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 35——65万磅 | 70——100万磅 |
A. 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 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的兴起
C. 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 商品流通已经打破地域限制
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民间长途贩运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