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方面反对法国的革命,一方面却在悄悄地进行自己的革命。这场革命使千百根烟囱吐出白烟,正是这些白烟,而不是战场上的硝烟最终改造了整个旧世界。”学者这里所说的英国革命特征是
A. 民主取代专制
B. 蒸汽动力取代人力
C. 法治取代人治
D.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统治者“不抑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