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
A. 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B. 掌握了有利地形
C. 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 贯彻了群众路线
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
B. 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
C.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
A. 人的全面发展
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 弘扬传统文化
D.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商办 | 官办和首商合办设厂数 | 外商企业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2—1894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1895—1913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 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
B. 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缩小
C.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D. 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
康有为曾对五部重要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这些注解的特点是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这些注解中认为儒学非但不与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相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后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这一做法意在
A. 获得西方支持
B. 弘扬传统文化
C. 宣传维新思想
D. 加强中外交流
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1650—1840年)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
A. 封建经济持续衰落
B. 自然灾害的频发
C. 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 人口爆炸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