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 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 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 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D. 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A.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
D.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A. 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 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 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