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 “冷战”思维仍然主导着当前国际关系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971年2月,尼克松在提出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称呼中国,这在美国官方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尼克松政府
A. 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B. 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试图改善中美关系
D. 谋求实现访问中国的既定目标
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
A. 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 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 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 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