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并不存在一套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各国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

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并不存在一套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各国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国国情,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注:以1932年生产指数为100。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复兴的迹象。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了近l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

材料三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怎么有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在理论上突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误区,深刻认识到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制度保障》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是怎样创新和发展的。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1929—1945年“生产恢复”的变化情况并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概括指出美国在“生产恢复”中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对美国在二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并概要评述这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体制的认识。

 

 

(1)荷兰: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变化:1929一1932年持续下降;1933—1945年总体保持增长。原因: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作用:使美国缓和了危机,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变,美国经济进人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如巨额税负导致需求减少.巨额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国有经济效率较低等。 (3)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4)各国应从国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解析】 (1)创新和发展:根据材料“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创立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变化:依据图表的信息可知1929-1932年持续下降,1933-1945年总体保持增长;“原因”可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分别作答;作用:结合美国在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回答。 (3)列宁:依据材料信息“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强硬的手段”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模式:首先需明确"管理模式”是“斯大林模式",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评述,既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它的消极作用。 (4)认识:根据题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发展经济与本国国情这一方面分析,再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加以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是国家的追求,希望这个理念能够深入人心,成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

 

——摘编自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二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与罢工浪潮澎湃的同时,瓦格纳参议员和他的助手认识到《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关于劳资关系的条款不够明确,又没有强有力的机构保证其实施,因而不能保证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而没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与资方抗衡,就无法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这既不公平,也不能提高广大工人群众购买力,促进复兴。因此,他们应工会要求,从1934年起便着手草拟一个代替劳工条款的立法。这就是1935年7月初的《全国劳工关系法》。该法对劳工权利具有更明确的规定,还规定成立较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新的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劳资关系有所改变。——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劳工运动与劳方、资方、国家间的关系》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区怎样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政府改善劳资关系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

(3)根据材料四,说明全球年工资平均增幅与中国增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

 

查看答案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基督仅禁止人作恶,而孔子则劝人行善,孔子比基督高明得多,所以人应该遵循“既不使别人痛苦,也不以他人之痛苦使自己快乐”的准则。由此可知,伏尔泰试图

A. 推广儒家思想,拯救法国人民

B. 揭露教会的压迫,宣扬思想自由

C. 号召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 抨击教会的虚伪和封建政府的苛政

 

查看答案

19世纪,美国经济中极端自由放任主义与民主政治合二为一,这也是美国的政治传统。2O世纪初,美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大工业家、大金融家为了向外开拓市场,迫切需要政界支持,而美国政府也需要仰仗他们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于是,经济利益集团和政府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府的对外职能比以往大大地加强。这说明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削弱了美国政治的民主程度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外交政策转变

C. 自由放任是20世纪美国主流经济思想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

A. 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B. 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 垄断组织控制了所有产品的生产与价格

D. 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查看答案

(题文)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反对十月革命。他认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那么号召城乡工人和最贫苦的农民推翻资本主义就是荒谬的”。他强调,俄国作为资本主义发育滞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这个社会还没有磨出烤制社会主义面包的面粉。该观点

A. 意在说明俄国的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

B. 没有全面分析俄国国情与历史复杂性

C. 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D. 说明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