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 调整工业布局
B. 实行政企分开
C. 鼓励租赁经营
D. 增强企业活力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 年 | 1956 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 |
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 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其原因是
A. 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D.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的商业开始凋敝
B. 中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C. 中国的手工业开始破产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始于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甲午战争后
D. 戊戌变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