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但直到1909年还并非正式的行政建置。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一层,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面食点心店、酒酱店、水果茶叶店、烟纸杂货店、豆腐店、水鲜行、肉铺、药店、茶馆以及各类摊贩,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明中叶起,丝、棉市场大开,收益较粮食生产更高,于是家家栽桑养蚕缫丝,户户植棉纺纱织布,机杼声日夜响彻乡间,甚至镇上、县城里的居民家庭也参与进来。一般市镇的寿命都很长,少数大镇如盛泽、乌镇依赖丝、棉等跨地区贸易而发达。政府的军事派出所、税务分所也设置于镇,大的繁荣市镇甚至派出通判、县丞坐镇。
——摘编自黄晓峰《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材料二 15世纪前伦敦工商业并重,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的80%》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 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积累的财富也安置于此。伦敦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丝织业、钟表业和金银首饰业,以及造船、兵器制造和玻璃制造等大工业生产。
——摘编自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在16、17世纪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4.7%,但其每年消耗的交通能源总量占世界的1/3以上,每个美国公民平均消耗的交通能源相当于每个日本公民的5倍和每个西欧公民的近3倍。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美国都市区人口密度小
B.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
C. 美国交通能源更为丰富
D. 西欧、日本汽车制造业较落后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
A. 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 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D. 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18世纪的欧洲,平民大量涌向剧场和音乐厅,迎合他们趣味的各类喜剧和歌剧日益兴盛。音乐出版业也迅速发展,歌曲集在市场上非常抢手。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A. 浪漫主义成主流思潮
B. 物价低廉刺激消费
C. 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D. 启蒙运动逐渐扩展
据统计,在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共记载了当时的141篇演说词,约占全书总量的1/4。这反映了修昔底德写史
A. 用演说词多元解释历史
B. 注重叙事的客观真实
C. 受制于有限的历史材料
D. 不加选择地累积材料
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
A. 歌颂一五计划的优先战略
B. 展示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
C. 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
D. 批评农业的急躁冒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