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A. 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 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 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 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D 【解析】根据材料“197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放弃”;美国对战略的重点是欧洲,故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 华约组织建立

B. 朝鲜战争

C. 柏林墙修筑

D. 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答案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的竞争。”由此可知

A. 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 冷战下的各国关系是伙伴而非敌对

C. 冷战的目的是实现现代化与全球化

D. 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查看答案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表明当时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

B. 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

C.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D.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查看答案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

A. 《华沙条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凡尔赛和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