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己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据材料一,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
(2)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概括古代丝绸之路产生的作用。并分析明清统治者“兢兢于闭关自守”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列强在征服世界时具备的优势。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对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进行评价。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的受益者。但近年来,英国不得不面对区域经济风险深化、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社会冲突加剧等严峻问题,英国民众对退欧的呼声便日益提高。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一体化加强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B. 欧洲一体化不符合历史潮流
C. 英国民众完全控制国家外交事务
D. 区域经济风险受全球化影响
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经济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己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艾赛亚·伯林曾指出:“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他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A. 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 牛顿思想全面影响法国社会
C. 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 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条件
1981年,江苏省对地、市、县实行了财政包干,工交企业以落实财政任务为目标,广泛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全省面上推开。这一举措
A. 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
C. 直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
D. 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
1876年看似平凡。但在这一年的1月21日,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正式赴英就任;4月,左宗棠率军攻入新疆。下列现象在这一年也已发生的是
A. 北京领事用电话与总理衙门官员沟通
B. 上海轮船招商局船队活跃于主要港口
C. “大清邮政局”递送员派送报纸
D. 清政府正在全国各地自办有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