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3时在重庆召开的“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计划主要内容为: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召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召开的背景。依据材料概括《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的战略意图。

(2)材料中“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1)背景: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美英中三国对日宣战;日本进攻东南亚,成为中美英三国共同敌人;中国长期坚持对日作战,是反击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每点1分,共4分) 意图:阻止日军对东南亚的进攻;协调三国对日作战;支援中国抗战以牵制日军,建立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统一战线。(3分,言之有理即可) (2)含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2分) 影响:中国抗战得到国际进步力量的认可和支持,极大改善了中国的抗战环境;有利于提高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进行了有益尝试,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从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中三国对日宣战;日本进攻东南亚;中国长期坚持对日作战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问由“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可以概括出阻止日军对东南亚的进攻;由“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可以概括出支援中国抗战以牵制日军;由“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可以概括出协调三国对日作战。 (2)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回答即可。国际方面: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进行了有益尝试,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国内方面:中国抗战得到国际进步力量的认可和支持,极大改善了中国的抗战环境。有利于提高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历史评价的对象

历史评价的变迁

古文经①

西汉以来,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教版)他(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太平天国运动

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

(1958年撰写)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9必修1》(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研宂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教版)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释:①汉武帝末年^在孔宅和河间献王等处,陆续发现许多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都是用小篆写成的,这些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评价的对象,指出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己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据材料一,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

(2)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概括古代丝绸之路产生的作用。并分析明清统治者“兢兢于闭关自守”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列强在征服世界时具备的优势。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对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的受益者。但近年来,英国不得不面对区域经济风险深化、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社会冲突加剧等严峻问题,英国民众对退欧的呼声便日益提高。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一体化加强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B. 欧洲一体化不符合历史潮流

C. 英国民众完全控制国家外交事务

D. 区域经济风险受全球化影响

 

查看答案

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经济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己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查看答案

艾赛亚·伯林曾指出:“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他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A. 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 牛顿思想全面影响法国社会

C. 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 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