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绥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部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B. 太原会战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正面战场发挥抗战主导作用
D.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
A. 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 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 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 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之内。这表明
A. 革命内部潜伏巨大危机
B. 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
C. 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 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
纪录片《大国崛起》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 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 列强在华设厂开矿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 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 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 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