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

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 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

 

C 【解析】 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和“天”结合,就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具体的治国国策相结合,以便解决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此处并未强调“独尊儒学”,也与道家、阴阳家以及“天人合一”无关。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是其目的,只是手段。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 伦理道德是社会准则

B. 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 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 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查看答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由此判断孟子“仁政”学说的客观基础是

A. 战国时期,奴隶主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强大

B. 民心向背在战国争雄中起重要作用

C. 生产力发展,生产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D. 大一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管伸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了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 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C. 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 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

 

查看答案

“君子”一词习见于先秦典籍,然其涵义或指诸侯,或指国君之子或贵族,……多指社会地位而言。孔子则从道德立场赋“君子”一词以新义,以“君子”指德行高洁之士,鼓励学生修德以取位,成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这体现了孔子

A. 蔑视权贵与礼教    B. 对文化传统的因袭与创造

C. 开创文化新格局    D. 积极倡导社会等级的变动

 

查看答案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C.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