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直至汉高祖时期...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直至汉高祖时期,“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于一尊”,无论皇帝还是臣子大多亡命无赖之徒,但天下的变局,自此成为定型。这一变化有助于

A. 实现由血缘政治向王权政治的转变

B. 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局面

C. 缓解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分配矛盾

D. 推动宗法政治最终走向消失

 

B 【解析】 根据材料“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可知描述的是分封制之下的贵族政治。根据“以匹夫起事,角群雄面定一尊”可知统治者不再是分封制下的贵族,而是原来地位低下的布衣,本质上体现了布衣当政打破了贵族执政的固化局面,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不论是先秦时期还是秦汉时期都存在王权政治,不存在血缘政治向王权政治的转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宗法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 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 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 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避免卷入战争”所提供援助的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黑兰会议后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采取的军事行动。

 

查看答案

歌德讲过:“拿破仑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是拿破仑的军事活动还是他的外交活动,都具有进攻性的特征。拿破仑在外交和军事上的这种进攻性,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建于深思熟虑基础上的……随着他本人侵略野心的膨胀,这种进攻性逐渐失去了原先从战略全局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充分把握的优点,而愈益带有主观唯心的、冒险的色彩,有时甚至反映了“要么全部么全不”的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而他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冒险性行动却使他遭受毁灭性失败。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材料二  另一个人(拿破仑)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经营分成小块的地产,利用解除了桎梏的民族工业生产力,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破坏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军事外交活动的进攻性前后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列他在军事上“毁灭性失败”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拿破仑在法国“境内”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采取的措施,并据此判断拿破仑帝国的性质。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诞生了一大批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著名建筑。阅读材料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①

                  ②

材料二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緬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亘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己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

——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建筑的名称和圆顶的设计者,说明其保持圆顶牢固的具体方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决定修建圣彼得大教堂的教皇是谁?其修建目的是什么?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查看答案

(加试题)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鲁国宫廷中待了若干年,但没有什么影响。此后他便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他发现的情况颇令人沮丧,很多人都是贪婪、不诚实、不负责任,对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漠不关心。因此,他决心要推动人们……他把道德行为与传统的角色和等级相联系,因而成为周朝制度的伟大维护者,……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行为受惯常制度支配、等级差异导致和谐互助的社会。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四合院,是一种由四面房屋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内院式建筑(如图)。四合院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各地,尤以北方地区最为典型。

对于四合院的解读,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①遵循了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的和谐统一:从剖面看,庭院南北向距离与房高的平均比例为10:3这样低矮平缓的比例便于夏季风的进入,能在湿热的夏季带走多余的热量和水份。这一特征在中国古代大量的建筑中都有所体现。②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礼制的秩序感:四合院民居在布局上多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房屋四角以廊道或围墙联系围合,形成主次分明、安静内敛的居住环境。这种结构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法要求。

——根据朱瑾、王军《四合院的文化阐释与伦理解读》等论文摘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简述孔子决心“成为周朝制度的伟大维护者”的社会因素。指出孔子政治理想中体现“等级差异导致和谐互助的社会”的主要观点。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视角的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以秦长城为例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以平遥古城的民居为例进行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