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大型军事工厂,同时规定其他省份调拨某军事局厂的产品,都需要支付全部或一部分工本费。如丁宝桢的四川机器局就强化了调拨产品计价的趋势。这种规定
A. 提升了四川在近代化中的地位
B. 使近代军用工业走出了困境
C. 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经费压力
D. 强化了军工产品市场化的趋势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与崔彧有关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崔彧)拜御史中丞……建言,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必有偏徇之弊,御史官从本台选择(帝)从之。 | 《新元史·崔彧传》 |
(崔彧)负才气,刚直敢言。……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或言: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民生休戚,百官邪正,虽三公将相,亦宜纠察”(世祖)从之。 | 《蒙兀儿史记·崔或传》 |
(卢)世荣居中书未十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忤旨,下彧吏按问,免官。 | 《新元史·卢世荣传》 |
或居御史台久,……以故人疾之。……或遂以病降,成宗谕之曰:“卿之辞退,诚是已,然勉为朕少留之。” | 《元史,崔或传》 |
A. 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B. 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
C. 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
D. 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
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考试成绩来录取应考者,而且还考察他们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被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B.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C. 体现了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
D. 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
A.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 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
C. 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 D. 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
《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变法”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皇帝的方向”的含义。你如何理解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