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具、耕作技术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具、耕作技术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大量投入。与此同时农业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力。而在江南等地区,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总体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严重限制了社会财富积累和商品生产的扩大。

材料二  15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不满足于固定地租收入的贵族地主、乡绅们,纷纷用强制手段圈占公有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把农田变成牧羊场。地主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经营农场,或者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资本主义农场大量出现,表示在农业中也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圈地运动影响,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农业技术开始工业化种植,集约式耕作促使规模化经营的大农场出现,农业产量增长5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18世纪英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哪些进步?

(3)结合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中英两国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

 

(1)特点:劳动力投入多;仍为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提升;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农作物品种增加(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进步:出现资本主义农业;农业技术工业化;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3)影响:英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推动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无法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供充分条件。 【解析】 (1)由材料“劳动力大量投入”可见劳动力投入多;由材料“耕作技术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可见仍为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提升;由材料“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力”可见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由材料“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可见农作物品种增加(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由材料“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可见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由材料“资本主义农场大量出现”,可见出现资本主义农业;由材料“地主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经营农场,或者租给租地农场主经营……农业技术开始工业化种植”,可见农业技术工业化,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材料“农业产量增长50%”,可见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3)通过材料对比分析,英国农业采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模式,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市场条件和劳动力条件;中国农业技术没有质的飞跃,虽然推动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无法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和劳动力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

A. 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B. 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C.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 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1986年《理论月刊》第10期载文《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书记工作的三个转变》。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直接目的是

A. 实行市场经济

B. 增强企业活力

C. 建立现代企业

D. 加快中外接轨

 

查看答案

1961年,党的农村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如恢复了农民的自留地,允许农民从事家庭副业,解散了公共食堂,取消了平均主义的供给制,缩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一级。这些政策

A. 保护了农民个体经济

B.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D. 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印记。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该图反映出

 

A. 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

B. 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英国

C. 英国在二战之后经济一蹶不振

D. “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夸大宣传

 

查看答案

“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

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A. 私有经济已不存在

B. 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 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