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宋明理学的形成反映了知识分子希望“建构一种超越万物万象万事之上,包括皇权在内的一切的终极依据,可以笼罩并解释社会、自然与人类的‘真理’”。该学者旨在强调理学
①思想体系庞大严密
②具有干预政治的远大抱负
③深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④注重循序渐进的治学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 西晋 | 东晋 | 南朝 |
宗室外戚 | 19%—38% | 7% | 19%—38% |
世家大族 | 49%—64% | 78% | 49%—64% |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认为“天子势位至尊”,韩非子把君主作为“人主”,董仲舒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据此可知,董仲舒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区别是
A. 独尊儒术
B. 限制皇权
C. 强化皇权
D. 神化皇权
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由此可见,秦朝
A. 铲除了贵族等级制的基础
B. 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地域关系形态
C. 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
D. 政治制度建设蕴含着民主平等色彩
与墨子提出的“兼爱、事鬼、非乐、非命、节葬”等主张最有可能形成互相诘难、批驳局面的思想学派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阴阳家
《国语》有载春秋时“重耳拜土”的故事:公子重耳(晋文公)曾流亡卫国,向老农乞食,老农举起土块给他,重耳大怒,随从却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听后立即叩头拜谢,领受泥土而去。这则故事可以印证
A. 封邦建国观念根深蒂固
B. 井田制度仍然影响深远
C. 统治者敬畏土地与农民
D. 重农思想已经初步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