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

A. 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

B. 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C. 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

D.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

 

D 【解析】 从材料“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生活目标”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做学问必须对社会有实用,这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故D项正确;A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学习方法和功利思想,故B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A.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太学是最高学府,以《易》《书》《诗》《礼》《春秋》等为教学内容,而原来所设置的诸子传记博士皆被罢黜。汉朝此举

A. 使得儒学垄断了教育

B. 旨在提高儒士的地位

C. 使考试和做官相结合

D. 开始形成文官的体制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天与人在形体结构上是一致的,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是一致的,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的。这一认识

A. 凸显了天人感应的科学性

B. 发展与继承了孔子的天人观

C. 把人性与人伦关系天理化

D. 意在阐释君权来源的权威性

 

查看答案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