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民国初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这种现象
A. 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催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D. 导致了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促成此民族工业发展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髙涨
C. 政府暂时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农家手工业机坊约500家,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布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传统产业仍占统治地位
B.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某中学生开展研宄性学习,其小论文中频繁出现“闽”“粵”“擀”“弹”“黄道婆”等词。由此推知,该文的研宄对象是
A. 冶炼业
B. 陶瓷业
C. 丝织业
D. 棉纺织业
宋朝出现“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导致此现象的根源是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井田制的瓦解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
D. 不抑兼并的政策
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代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与征税。这表明
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 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C.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