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竹枝词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
A. 满足军事工业发展需要
B. 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
C.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这些数据说明晚清
A.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洋务派积极开办民用企业
C. 炼铁技术超越西方水平
D.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以“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扩张方式始于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战后科技革命
马克思指出,“自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这反映出
A. 圈地运动对农民生活习惯的冲击
B. 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
C. 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
D. 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界限
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1/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这说明英国当时
A. 纺织技术革新推动工业的进步
B. 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 城市化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D. 民主化改革推动工业革命
1802年英国出台第一部《工厂法》,法律规定:9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可以工作8小时,14岁以上的儿童每天可以工作12小时;他们不能在凌晨6点之前工作,他们睡觉的时间不能晚于凌晨2点。由此可以推断
A. 工业革命中工人生存状况恶劣
B. 工厂主注重保障儿童正当权益
C. 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系出现
D. 工人罢工斗争赢得了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