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及作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及作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50年前,整个旧大陆网络中的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最为突出。第一条涵盖亚洲,从中国北部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这条古老之路从汉朝和罗马时代开始,就定期输送旅行者。第二条主干线在某种程度上与第一条交通线形成了竞争,它从中国南部的众多港口启程,经由东南亚的海岛,绕过马来半岛,伸入印度洋地区,最后抵达波斯湾和红海各个港口。

——编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二  西班牙决心出资资助哥伦布进行赫赫有名的航行,是与葡萄牙人海上冒险事业所取得的成功密切相关的。(新航路开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16世纪葡、西作为欧洲主要的远距离贸易商脱颖而出,把欧洲经济力量的重心由意大利、地中海远移到了大西洋。……但应当承认,葡、西的繁荣昙花一现,大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和法国很快承袭了它们的衣钵,崛起为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海洋的开通为有胆有识之辈提供了获得新财富的绝妙良机,因而不仅许多经商个人一夜之间暴富起来,而且整个16世纪都是西欧在经济上有了总的大增长的时期。

——摘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的《世界文明史(上卷)》

材料三  它们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但是它们反过来又使工业化变成现实,并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它们的出现使人们挣脱了许多自然的束缚。……它们使路途的远近显得无关紧要,数千英里之外的货轮照样可以安全运输大批量商品。它们使大规模生产变得十分经济,有利可图,因为无论高档或是廉价的商品都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买家。

——编自(美)麦克尼尔主编的《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大陆网络中的两条巨大的主干道”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两条主干道开通的历史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哥伦布进行赫赫有名的”新航线。阅读并依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它们”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哪两项重要交通工具?用一句话归纳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1)名称:陆上“丝绸之路”(或“丝路”)海上“丝绸之路”(或“瓷路”)。意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2)航线: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或发现美洲新大陆)。意义: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贸枢纽;大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和法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具:轮船(或汽船)火车。作用:交通运输的革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解析】 (1)名称:从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是指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意义:主要从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运往欧洲,造成的影响方面来回答。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2)航线:根据所学可得发现美洲新大陆。意义: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贸枢纽;大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和法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意义:从材料“把欧洲经济力量的重心由意大利、地中海远移到了大西洋。”得出: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贸枢纽;从材料“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和法国很快承袭了它们的衣钵,崛起为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大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和法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从材料“海洋的开通为有胆有识之辈提供了获得新财富的绝妙良机……而且整个16世纪都是西欧在经济上有了总的大增长的时期。”得出: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写出答案。工具:轮船(或汽船)火车。作用:交通运输的革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行的道路;70年前成立新中国,则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选自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胜利20周年时对青年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事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部分)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1954年9月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3—1957年

中央人民政府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

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1955年

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分别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

 

 

——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根据材料二表格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价宋朝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作为最高领导,看问题不免带有很大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中央曾增设“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

——改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我国的四大发明,到宋代已全面成熟。……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来印刷佛经、书籍。宋时雕版印刷已十分精致,流传至今的许多精美的宋版书都是雕版印刷的。宋代印刷术上的更大成就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然后把许多字固定在一铁板上,用来印刷,可反复使用,简便易行。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中央官制形成“三权鼎立”局面的表现,并分析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写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及其年代(或年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6天5夜,三国五城,出席40多场双、多边活动。下列不可能是习主席向国际社会传达的讯息是

A. 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

B. 倡导“多边主义”的主张

C. 完善“全球治理”的设想

D. 建立“单极世界”的意愿

 

查看答案

某同学把二战后4个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表格中,“模式特点”与“区域性合作组织”,对应正确的是

 

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欧洲联盟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亚太经合组织

灵活性、开放性、相互尊重、自觉自愿、没有法律义务

上海合作组织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某国际组织,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无成文章程,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据此判断,这一国际组织是

A. 北约组织

B. 不结盟运动

C. 欧共体

D. 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