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加密切 B. 发生的范围领域广泛
C. 工人的干劲增大 D. 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加强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工业革命开展
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 意大利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 麦哲伦、达·伽马
B. 哥伦布、达·伽马
C. 哥伦布、迪亚士
D. 迪亚士、麦哲伦
1990年3月初,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对此,国家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 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